建筑公司越州±800千伏换流站综合楼顺利封顶 |
|||||
|
|||||
10月15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到位,越州±800千伏换流站综合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这一关键节点的达成,标志着换流站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为后续装饰装修与设备安装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好统筹“先手棋”,打赢攻坚“主动仗” 综合楼作为换流站的核心配套设施,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采用了五层框架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在确保建筑整体稳定性的同时,充分满足了运行人员办公与生活的功能需求。 自项目启动以来,面对工期紧迫、现场作业面受限、结构施工复杂等多重挑战,项目部以科学统筹为先导,合理规划场地布局,主动出击与业主、监理方紧密搭建沟通机制,建立资源信息“共享池”,创新推行“日跟踪、周调度、月考核”闭环管理机制,动态调配资源,精准控制进度,有效保障了项目稳步有序推进。同时,项目部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对劳务人员、机械设备实施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建立实时动态台账;严把材料关,从原材料进场检验,到构件加工制作、进场验收与安装就位,全过程安排专人对照规范逐项校验,确保每一道工序均符合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实现工程质量精益求精。 聚力攻坚“主战场”,决胜一线“显担当” 为保障本次浇筑节点顺利完成,项目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建党员先锋岗、突击队、责任区,凝聚攻坚合力。在浇筑前,项目部详细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从设备操作、人员分工、流程安排,到罐车路线规划、泵车布设、温控养护等环节均明确具体要求,责任到人,细化技术保障措施。浇筑过程中,技术人员实时监测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坍落度、入仓温度等指标,施工人员严格按规程作业,后勤保障及时到位,形成有序协作、高效推进的施工局面。浇筑后,对混凝土表面实施科学养护,安排专人密切关注混凝土表面的湿度情况及时补充水分,确保结构质量可控。 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是甘肃继陇电入湘、陇电入鲁工程后第三条±8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也是世界首条在送、受两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跨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同时还是第四条落地浙江的“西电东送”工程。工程投运后,甘肃每年可向浙江输送电量超过360亿千瓦时,其中绿电占比超过50%,替代燃煤消耗6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0万吨,将有力促进西部“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新能源外送,对发挥甘肃能源资源优势,满足浙江负荷增长和绿电供应,保障全国能源安全,对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