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1000千伏变电站GIS室钢结构首吊顺利完成

发布日期:2025-11-18 信息来源:建筑公司 作者:柯有智 字号:[ ]

“起吊!缓慢转臂!”11月15日,在建筑公司承建的天津北10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建设现场,随着起重指挥员清晰有力的指令,一台50吨汽车起重机缓缓启动,将长21.19米、重11.534吨的钢柱稳稳吊离地面,逐步调整至设计位置,全程仅用30分钟便完成精准就位。这一关键节点的顺利实现,标志着该变电站GIS室钢结构主体施工正式迈入实质性阶段。

作为变电站的“心脏”——GIS室承担着高压电气设备的集成安装任务,其建筑面积是14883.6平方米的超大空间,相当于近两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由于受站区道路毗邻的场地限制,GIS室整体跨度设计较大,钢柱吊装时不仅需要精准控制起吊高度与旋转半径,还需避免与周边既有设施碰撞,对施工精度与环境协调提出了极高要求。

“在吊装中,我们要对吊装场景因地制宜地设计施工方案,任何微小偏差都可能影响后续施工安全。”项目负责人介绍,为确保首根钢柱顺利吊装,项目部在前期做了充分准备:组织项目人员多次进行现场踏勘,充分熟悉场地地形、道路条件及周边障碍物分布;召开项目例会,围绕安全风险、技术要点与资源调配集中研讨;严格审核特种作业人员资质与大型机械进场条件,并针对性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优化工序衔接与人员分工。

现场施工同样面临诸多挑战——临时道路转弯半径不足,常规运输车辆无法直接将单根钢柱运抵吊装点位;工期任务紧张,需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材料运输与吊装准备。对此,项目部采用“组合式”解决方案:针对运输难题,通过“加大转弯半径+局部铺设钢板”方式,调整运输路线曲率降低转弯难度,同时在狭窄路段铺设钢板分散荷载、拓宽通行面,确保钢柱及构件安全运抵作业区;针对吊装作业,提前预演流程、明确各环节时间节点,将钢柱起吊、对位、固定等步骤压缩至30分钟内完成,实现效率与精度的双重突破。

下一步,项目团队将以本次吊装为起点,严格执行施工作业计划,科学统筹人员、物资与机械资源配置,全力以赴,加快推进GIS室钢结构主体施工。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