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新时代电建人】“一带一路”上首席技师的风范与担当

发布日期:2020-04-26 信息来源:二公司 作者:张洁强 字号:[ ]

公司新一届首席技师评选揭晓了,迪格宁项目部锅炉专业主任张新军名列榜首!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已不是他第一次获得此殊荣了,他早已技惊同行、蜚声业内,还拥有着上海市总工会首批命名“百名工匠”的头衔呢!菲律宾迪格宁项目的电建人争相传颂着他的迪格宁故事。

严细实,难题克星的秘诀

张新军能成为远近闻名的难题克星,这与他一贯秉持的“严格、细致、实干”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虽是上海电建菲律宾迪格宁项目部锅炉专业主任,但在日常的工作中同事们更愿意称呼他为“张老师”。

张老师专业技术功底非常扎实,练就了一双有传奇色彩的火眼金睛,往往很多人一起检查很久都发现不了的问题,总能被他一眼识破端倪。有一次锅炉专业的小伙子们发现了一处故障,但查了很久愣是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张老师来回检查了一圈就指出是装置装反了,经电气专业重新翻接线路后,果然问题迎刃而解。设备进入分步试转,同样的两台泵一台油温47℃,而另一台却达65℃,经张老师指点后立即就查出是油口出了问题。一次次攻克难题的神奇,张新军这样解释,安装专业不仅需要严谨的策划,也同样需要长期积累的经验作为支撑,不能养成“偷懒”的风气,简单地“复制粘贴”固然方便,但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后果严重。

严谨严格对待每一项施工作业,细心细致对待每一组技术数据和标准,发扬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不正是张新军能成为难题克星的秘诀吗?

传帮带,撑起团队的脊梁

今年春节后新冠疫情爆发,迪格宁项目锅炉专业几名回国过年的老技术员无法返回项目,这个时候张新军培养的几名年轻骨干成功顶住压力,俨然成为活跃在迪格宁项目的一支新“铁军”。从输煤第一根皮带试转,燃油第一车卸油,启动锅炉第一次点火,到锅炉六大风机整体联动试转,再到磨煤机整体试转成功,一个个节点稳步走来,锅炉专业团队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张老师每每谈起这事也是赞不绝口:“我真心佩服他们,是他们帮助团队挺过难关。”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有一句话张新军常挂嘴边,“我的成长离不开师父辈们的传、帮、带,现在就轮到我来接好这一棒了。”他每天都会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专业上的年轻人学习钻研专业知识与技术,帮助他们对设备、计划和工程等方面知识进行梳理。加强实践锻炼和能力培养,是张新军非常在意的,他要求年轻人勤跑施工现场多看多学,敢于实践、大胆实践。看着徒弟们的快速进步,他自豪地介绍,“我对徒弟是比较严厉的,很多事情都会逼着他们去做,但是这样他们成长会很快,我身边的几个小家伙都是这两年刚进来的,在第二个月的时候都能让他们独立去做一个系统了。”

团队的成功源自一次次的锤炼,更源自于脊梁的坚强。张新军在工作会有意识地增加徒弟们成长的竞争和压力,但与工作中的严厉相比,对团队成员生活的关怀却要温和许多。他认为每个团队都应当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及时化解员工的紧张情绪,给他们多一些家一样的温暖,他会经常自掏腰包组织他们享受特色中餐、共度温馨的周末时光。

树榜样,大国工匠的风范  

远渡重洋来到菲律宾项目,离开幸福安逸的家,要面对家人的百般不舍和不情不愿,张新军一开始也曾有过犹豫。但是禁不起项目经理罗霁的再三“鼓励”,以及他作为一名党员同志,对组织任务的坚决执行,他还是安抚好家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菲律宾迪格宁的征途。

原本预计迪格宁项目施工难度并不大,建设周期也不会持续太长。但是业主方把机组容量从66万千瓦提升到了72.5万千瓦,这种改变带来许多新的技术难题和施工难度。从设计开始就暴露出很多缺陷和问题,安装尺寸和现场布局都得进行修改,如燃烧器原本的位置根本无法安装,相应地钢梁也出现了问题,设计的不成熟让人闹心,返工内容繁复增加。这些新的困难和挑战激发起张新军那颗勇于钻研技术、攻坚克难的拳拳匠心。

由于疫情蔓延等的叠加影响,工程推进受到较大掣肘。张新军告诉自己,作为上海电建人要践行央企诚信、大国担当的使命,同时做为领军人物,作为一名十几年的老党员,再大的困难也绝不能退缩,他依然扛起攻坚克难的重任。带领团队利用海外项目的平台、劳模工作室平台、劳模讲堂平台等加强学习、实施创新,发扬工匠精神,专注做好每一件事,与时间赛跑,奋力追赶节点目标。在实现按照ASME标准锅炉水压攻关一次成功的时刻,菲律宾当地政府的见证人员和项目业主毫不吝啬地再次向来自上海电建的大国工匠竖起了大拇哥!

不畏风雨,勇毅笃行。菲律宾目前已进入雨季台风季,2#锅炉的吊装、焊接等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张新军原本计划的春节后与家人团聚计划也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化为泡影,但他满怀憧憬地说:“我们不单要坚守住,还要能守初心,担责任,打胜仗。”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